今年3月21日江蘇響水某一化工企業發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令人不得重視工業上的一些安隱患,一方面要了解工業上可能會引發的一系列安事故,另一方面還需要分析工業上發生爆炸的原因都有哪些,只有找到原因才能針對這些原因“對癥下藥”。具體工業上發生爆炸的原因都有哪些?
1、反應失控引起爆炸
一些錯誤的操作也可能會導致容器內的氣體出現失控問題,像在停電、停水的時候,容器內部的反應熱積聚,反應時的溫度急劇上升,導致容器的內部壓力不斷增大,進而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如果正規過程中反應較為激烈,那么當操作人員違章關閉冷卻水閥的時候,聚合下的壓力、高溫、會推動反應物的快速流通,進而產生較多的靜電,導致爆炸問題的產生,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工業氣體爆炸事故的原因就是工人在嘗試新型公益的時候出現了反應失控行為,進而導致反應釜爆炸。
2、氣體泄漏引起爆炸
當工業上易燃易爆氣體或有毒有害氣體發生泄漏,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一旦與外界明火發生接觸,勢必會造成較為劇烈的爆炸事故,發生燃燒爆炸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易燃氣體與空氣形成混合物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形成爆炸性混合氣,二是能夠點燃爆炸性混合氣的明火,直接火源包括:明火、電火花,間接火源:高溫、光輻射、化學反應熱。
3、生產設備檢修引起火災爆炸
工業氣體具有較為復雜的生產裝置,且在生產管道上會殘留一些具有危險性的氣體,當工作人員執行檢修工作時,由于機械摩擦會產生靜電,很容易引發火災,進而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工業氣體設備和管道中殘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的物質,檢修作業頻繁又離不開動火,在操作過程中發生失誤,或不按照相關標準執行隔離操作,對于清掃裝置未能進行更換與整理,以及出現一些違規的操作行為,都可能引發工業氣體爆炸問題。
4、氣瓶爆炸
工業生產單位如果不能按照規定對氣瓶進行檢測管理工作,那么進行氣體沖撞后,導入的氣體會與瓶內殘留的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在反應劇烈的情況下還可能會發生爆炸。充裝乙炔氣瓶中丙酮數量嚴重不足,引起爆炸;當氣瓶量充裝也會引起爆炸,后,混用氣瓶引起爆炸。
如何預防工業氣體爆炸事故
對于容易產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工業企業需要根據工程項目擴建一些安設施,確保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施工。對于一些新建工程項目,需要通過安部門的監督與審查,否則不能使用。
在具體工作中,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工業企業的工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穿防靜電工作服,對企業的生產規章進行嚴格的執行。在生產場所,一定要有“嚴禁明火”等警示標志。對于儲存氣體產品的倉庫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除此之外還應該安裝氣體檢測報警器,每年還應該對氣體檢測報警器的度校對。
工業氣體報警器是預防燃氣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的關鍵性工具,通過這些相關設備可以及時檢測企業內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當出安范圍值,報警器會以聲、光等形式發出警報,告誡工作人員及時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對企業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安在于防范,在于細節,梳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安隱患,針對這些安隱患制定合理的防護措施才能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