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惡臭味的氣體,容易揮發,氨泄漏至大氣中,擴散到一定的范圍,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傷。30分鐘內即可造成人員中毒。
氨氣是劇毒,因此在氨氣存在的場所一定要安裝氨氣泄漏報警器。近期位于四川南充市南部縣的工廠內,由于車間氨氣泄漏,鎮群眾被緊急疏散。根據知情人士告知。該事故原因系車間一安閥因壓力致閥墊脫落,造成氨氣泄漏,在現場處置中,有兩男一女受傷,后送醫院救治。閥門附近以及氨氣罐區都需要安裝氨氣檢測報警器,并且閥門要定期檢修。
急性中毒多見于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意外事故,癥狀依氨的濃度、吸入時間及個人耐受性等而有輕重。刺激反應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和呼吸道刺激癥狀,肺部無明顯陽性體征;輕度中毒表現為眼結膜充血流淚、咽痛、咽部充血水腫、聲音嘶啞、咳嗽、咯痰及肺部干性羅音,胸部X線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表現,血氣分析其動脈血氧分壓在呼吸空氣時可低于預計值1.33~2.66kpa(10~20mmHg);中度中毒表現為聲音嘶啞、劇烈咳嗽、伴血絲痰、胸悶、呼吸困難頻速,并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輕度紫紺、肺部有干、濕羅音,胸部X線符合肺炎或間質性肺炎表現,血氣分析在低濃度吸氧時(<50%氧)能維持動脈血氧分壓大于8kpa(60mmHg);重度中毒表現為劇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氣急、胸悶、心悸等,并常有煩躁、惡心、嘔吐或昏迷等,體征呈呼吸窘迫、明顯紫紺、雙肺滿布干、濕羅音,胸部X線符合嚴重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腫,血氣分析在吸高濃度氧(>50%氧)情況下動脈血氧分壓仍低于8kpa(60mmHg),還伴有嚴重喉頭水腫或支氣管粘膜壞死脫落所致窒息或較重的氣胸或縱隔氣腫或伴較明顯的心、肝、腎的損害。
急救處理原則:迅速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合理吸氧,解除支氣管痙攣,維持呼吸、循環功能,立即用2%硼酸液或清水*沖洗污染的眼或皮膚;為防治肺水腫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根據病情及早、足量、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在病程中應嚴密觀察以防病情反復,注意窒息或氣胸發生,預防繼發感染,有嚴重喉頭水腫及窒息預兆者宜及早施行氣管切開,對危重病員應進行血氣監護。此外注意眼、皮膚灼傷的治療。
預防措施:主要是生產過程中加強密閉化,防止跑、冒、滴、漏,液氨管道、閥門等應經常檢修,移液膠管應定期做耐壓試驗,老化者及時更換,應有嚴格的安操作規程,加強對作業人員上崗和定期的職業安衛生知識培訓,重點企業應編制防治氨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演練,作業環境定期測定氨濃度,對工作人員執行定期體檢制度。明顯的呼吸系統疾病、肝、腎疾病、心血管疾病均列為職業禁忌證。
河南馳誠電氣QB2000N固定式氨氣檢測報警器,可安裝在閥門周圍,當氣體濃度達到設定的報警下*,就發出報警聲音,提示人們采取措施。